技術創新解決“白色污染”治理難題——新疆殘膜回收進行中
? 秋季正是棉花收獲的季節,棉桃滿枝競相綻放,新疆的田間地頭一片忙碌豐收景象。作為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棉花的上下游產業支撐著新疆千萬人生計,是新疆的重要支柱產業。
然而,棉花采摘后殘留在土地中的白色地膜若未得到妥善處理,形成的“白色污染”會造成土壤結構破壞、作物產量下降、環境污染等問題。目前,新疆4500萬畝棉田均采用農用覆蓋膜種植,約合27萬噸農膜用量,但棉花采收結束后將直接面臨27萬噸殘膜“白色污染”問題,殘膜回收成為下一年度棉花種植的最大痛點。
殘膜未妥善處理形成的”白色污染“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加強農業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已進入“深入推進期”,提高農膜回收率、強化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已被列入攻堅重點。
為解決新疆“白色污染”問題,惠城環保集團旗下子公司巴州惠疆搭建起殘膜回收、膜渣分離、分類產品資源化利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高效機械回收,拾撿凈度90%以上
近日,巴州惠疆在尉犁縣及哈密地區的農田殘膜回收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打桿機將棉田中的棉桿打斷粉碎處理,打桿機后方的摟膜裝置將鋪在棉田地上的殘膜進行聚攏,殘膜回收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殘膜被機器的卷筒快速卷起,集中回收到后置的聚膜框中,機械所過之處,棉田干凈平整,殘膜回收率能夠達到90%以上。?
全自動無水干式膜渣分離,實現各類產品高值利用
殘膜回收后,如何實現纏繞的殘膜工業化分選,是一大難題。巴州惠疆通過技術創新,自主研發出全自動無水干式膜渣分離生產裝置,能夠實現土、秸稈、棉花和殘膜的全部分離,省去了繁瑣的篩選、分揀、漂洗等環節,提高了分離效率,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為循環再利用奠定了基礎。?目前,該裝置已正式投產,年處理量達3萬噸(不低于30萬畝棉田殘膜回收利用),殘膜的分離收率達97%以上。
無水干式膜渣分離生產裝置(詳細視頻可前往微信公眾號:惠城環保集團觀看)
經過膜渣分離裝置分離后的肥土可還田或制作營養土、栽培土、育苗土、花土等;秸稈,可還田或用于發電,也可制作秸稈生物炭、燒烤木炭、秸稈乙醇、秸稈板材等;棉花,可進行落地棉銷售;殘膜,既可以通過物理回收造粒,制作乙烯顆粒原料,應用于加工注塑塑筐、托盤、化糞池、觀察井等硬質塑料制品以及防滲膜、滴灌軟管復合管材等;也可以通過化學回收方式,制取富氣、凝縮油等高附加值化工原料。最終實現分離后各類產品的高值化利用。
廢塑料深度裂解技術,變“白色污染”為“白色油田”
在化學回收領域,巴州惠疆母公司惠城環保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成立科研團隊,經過多年技術攻關,自主創新研發出混合廢塑料深度裂解制化工原料技術,可實現廢塑料連續穩定進料、跨相深度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烴及單環芳烴,三烯三苯收率達到90%以上,殘膜可作為原料轉化為高附價值化學資源,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目前百噸級中試裝置已成功運行1200余天,首套20萬噸/年廢塑料裂解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技術創新守衛新疆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依托于先進的廢塑料裂解技術及創新性膜渣分離裝置,巴州惠疆不僅能夠應對殘膜回收的持續增量問題,又能夠解決歷史存量問題,“消滅”歷史堆積的殘膜。同時,以創新技術為支撐,除了棉田地膜,新疆地區的玉米、辣椒等農作物和設施農業所用的農膜以及生活中產生的塑料垃圾未來都將納入治理范圍。?
堅持自主研發、科技創新是巴州惠疆對于解決新疆“白色污染”難題堅定不移的戰略和態度,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實現農業殘膜的高效回收及資源化循環利用,秉承“惠農惠城惠百姓、利民利國利環境”的發展理念致力于面向全疆推廣,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低碳環保戰略,推動新疆鄉村振興和綠色農業循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讓地膜不再是“地魔”,變“白色污染”為“白色油田”。